(1)明代的确有塞进龟头的春药,高濂在他的《饮馔服食笺》中记载「含于龟者,有先天一粒丹」,不过他也说明「药物误人,十服九毙,不可救解,往往祸惨疾,溃肠裂肤。」
大家引以为戒。
(2)明末张介宾着《景岳全书》虽然载烟草「此物自古未闻也,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」,但同时也记录了明初明军西征入滇期间,有吸烟避瘴的情形,「求其习服之始,则向以征滇之役,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疾,独一营安然无恙,问其所以,则众皆服烟,由是传遍。而今西南一方老幼,朝夕不能间矣」。
当然不排除明军当时吸食的有可能是被称为兰花烟的韭叶芸香草,《滇南本草》「(补注)昔武侯入滇,得此草以治烟瘴。此草生永昌、普洱、顺宁,茶山地方。形如兰花,但叶有细白毛,且如韭叶,但韭叶则软,芸香草硬。」
另外《滇南本草》中也同时录入了另一种烟草,「野烟,一名烟草、小烟草。味辛、麻,性温。有大毒。治热毒疔疮,痈疽搭背,无名肿毒,一切热毒恶疮;或吃牛、马、驴、骡死肉中此恶毒,惟用此药可救。」
可见国人吸烟历史悠久,绝非等到美洲烟草传入才有烟抽。
(3)兰茂的《滇南本草》有万历版传世,所以也不排除是后人添加有关玉米的部分内容,小说创作只采取一种可能性,也不必太较真。
(4)捕盗右佥都御史柳尚义上所部功……生员义民贾钺、杨校等授官升俸有差……时刘瑾以各处盗贼窃发,厚立赏格,遣官督捕,尚义以都御史甯杲精悍附势,为瑾所用,至诬杀平民以为功,而(甯)杲尤酷虐云。(《明武宗实录》)
(5)英国退役海军军人、业余作家加文·孟席斯在《1421——中国发现世界》一书中提出「郑和长乐碑铭文的最初英文译本是由研究中世纪中国史的伟大学者J·J·L·杜威达克(J……J.L.Duyvendak)在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。在他的《中国15世纪早期航海探险的确切年代(TheTrueDatesoftheChineseMaritimeExpeditionsoftheEarlyFifteenthCentury)一文中,「三千余国(threethousandcountries)」
作为铭文中一个关键词组的翻译给提了出来。
他及其以后的学者认为这样一个论断是草率得如此的不合情理,以致他们认为刻铭文的石匠一定是出现了疏忽。
基于这些理由,翻译被修正为「三十余国」。
不过当时说的国家也不能等同而今的国家概念,也许很多只是落后的酋长部落,所以郑和七下西洋,「大小凡三千余国」
也未见不可能。
(6)出自郑一钧《论郑和下西洋》其中披露法国学者费朗索瓦·德勃雷《海外华人》一书中介绍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船队的一段话。
本人没有找到原文出处,有知晓者烦请告知。
.